他和查名杰原來是軍中同袍,兩人退伍後沒有聯絡,卻偶然在西門町相遇,發展出同性之間的性愛關係。
圖為1940年代的尼赫魯和甘地在交談 「英國人把宗教作為將印度人分為幾類的方式」印度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研究員納夫特吉・普里瓦爾(Navtej Purewal)教授說。「他們開始支持那些為創建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家園而奮鬥的政治領導人。
現在,巴基斯坦只有不到2%的人口是印度教徒。印巴兩國都聲稱喀什米爾是自己的。」分治似乎是一個「快速而簡單的解決方案」。在許多情況下,人們被本地的暴力趕出家園。「印度現在更多地受到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影響。
宗教成為政治生活的一個因素。」但甘地和尼赫魯都堅持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然而在英國退出歐盟後,2021年1月英國便取消了衛生棉條稅(tampon tax)。
此外,在2022至2023年,蘇格蘭政府也預計對此投入340萬英鎊。蘇格蘭政府早在2017年便採取相關措施,至今已投入超過2700萬英鎊 除了這項法條之外,為了消除月經貧窮,其實蘇格蘭當局早就已經展開了許多措施。《CNN》報導,該項法案於2020年11月在蘇格蘭議會一致通過,包含棉條、衛生棉等用品都能夠在學校等公家機關索取。英國慈善機構「Bloody Good Period」也表示,今年5到6月份對免費經期商品的需求,相較去(2021)年同期也增加了150%。
2019年,政府為了在圖書館和娛樂中心免費提供產品,又再撥款了400萬英鎊,而本次正式上路的《生理用品免費法案》,便屬於這系列計畫的其中一環。對於一些低收入戶的女性來說,在月經週期平均持續約5天,而衛生棉條和衛生棉每月的費用卻可能高達8英鎊的情況下,這筆費用是難以負擔的。
根據《BBC》報導,所謂月經貧窮是指低收入戶者買不起或無法獲得合適的經期產品。報導指出,英國慈善機構「Freedom4Girls」的創始人蒂娜・萊斯利(Tina Leslie)便表示,該組織每年向食物銀行發送數千種的免費經期產品,但該組織發現,人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增加了23%。這項法條不僅讓蘇格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境免費提供月經用品的國家,也象徵著全球消除月經貧困運動的里程碑根據《CNN》報導,在2018 年,蘇格蘭政府便宣布投入520萬英鎊,讓全國學校的學生將能夠免費獲得生理產品。
對此,藍儂認為,因此在如此困難的經濟時期,政府的行動才變得更加必要。根據蘇格蘭政府聲明,自2017年以來,蘇格蘭政府已經為此投入了超過2700萬英鎊。致力於消除月經貧窮,蘇格蘭政府旨在讓經期用品容易取得 藍儂作為這項法律的最初倡議者,自2016年以來,便致力於消除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在接受《TIME》採訪時藍儂便表示,在2016年針對這項議題進行研究時,她很震驚地發現蘇格蘭女性在經期間,會將衛生紙或抹布當作生理用品使用,更會因為買不起而曠課或曠職。
」 蘇格蘭創免費供應先例,還有哪些國家的經期用品免稅減稅? 根據《BBC》報導,由於歐盟法律將經期產品視為非必需品,因此自2001年以來,歐盟便將生理產品視為非必需品,要求成員國對其徵收5%的增值稅(VAT)。羅比遜強調,自2018年以來,蘇格蘭便採取了開創性的行動,為所有學校、學院和大學的學生提供免費生理產品。
此外,其他國家也已經降低或取消向生理用品徵稅。該法案建立在2020年10月生效的《校園生理產品蘇格蘭條例》( Period Products in Schools [Scotland] Regulations)的基礎上,規定地方當局有責任確保這些產品能免費提供。
今(2022)年8月15日,《生理用品免費法案》在蘇格蘭正式上路。至於這項法案的緣起,根據《彭博社》14日的報導,這項法案最初由蘇格蘭工黨議員莫妮卡・藍儂(Monica Lennon)所提出。新聞來源 Women in Scotland now have a legal right to free menstrual products(CNN) Period poverty: Scotland first in world to make period products free(BBC) Scotland Becomes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Provide Free Period Products(Bloomberg) Period Products Act comes into force(Scottish Government) Scotland Just Showed How Easy It Is To End ‘Period Poverty(TIME) 延伸閱讀 疫情下日本也面臨「月經貧窮」,五分之一年輕人覺得負擔衛生用品費用很辛苦 從「請教母姊」到「月經日誌」,不同年代的國中健康教育課本如何談「經期保健」? 那個來、大姨媽、好朋友⋯⋯女人「藏好月經」的焦慮與羞恥 讓「月經貧窮」走入歷史,蘇格蘭議會獨步全球通過「生理用品免費法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此外,在2022至2023年,蘇格蘭政府也預計對此投入340萬英鎊。包括美國的12個州,以及加拿大、澳洲、印度、哥倫比亞、馬來西亞等國。報導指出,英國慈善機構「Freedom4Girls」的創始人蒂娜・萊斯利(Tina Leslie)便表示,該組織每年向食物銀行發送數千種的免費經期產品,但該組織發現,人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增加了23%。
對此,蘇格蘭社會正義部長舒娜・羅比遜(Shona Robison)便表示,提供免費的生理產品是實現平等和尊嚴的根本,且旨在消除獲得這些產品時在財務上面的阻礙。她強調,追隨蘇格蘭的腳步並不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蘇格蘭當地城鎮在法律頒布前就嘗試了免費生理用品,並發現這是個受歡迎的和低成本的措施。
英國慈善機構「Bloody Good Period」也表示,今年5到6月份對免費經期商品的需求,相較去(2021)年同期也增加了150%。這項法條不僅讓蘇格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境免費提供月經用品的國家,也象徵著全球消除月經貧困運動的里程碑。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CNN》報導,該項法案於2020年11月在蘇格蘭議會一致通過,包含棉條、衛生棉等用品都能夠在學校等公家機關索取。
不過,根據《TIME》報導,俄烏戰爭所帶來的經濟通膨,以及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大流行期間所帶來的供應鏈問題,使得大家對於免費生理用品的需求已經提升。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然而在英國退出歐盟後,2021年1月英國便取消了衛生棉條稅(tampon tax)。對於一些低收入戶的女性來說,在月經週期平均持續約5天,而衛生棉條和衛生棉每月的費用卻可能高達8英鎊的情況下,這筆費用是難以負擔的。
她強調,「我們為成為世界上第1個採取這種行動的地區而感到自豪。2019年,政府為了在圖書館和娛樂中心免費提供產品,又再撥款了400萬英鎊,而本次正式上路的《生理用品免費法案》,便屬於這系列計畫的其中一環。
根據《BBC》報導,所謂月經貧窮是指低收入戶者買不起或無法獲得合適的經期產品。藍儂補充,在某些案例中,家暴受害者通常更會被伴侶控制使用該產品。
蘇格蘭政府早在2017年便採取相關措施,至今已投入超過2700萬英鎊 除了這項法條之外,為了消除月經貧窮,其實蘇格蘭當局早就已經展開了許多措施中國華融虧損的主因是為了協助「國家穩定房地產」,保交樓穩民生才全面向市場貸款輸血。
不過,他們仍強調今(2022)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看好沒有改變,政府的總體經濟政策在發揮作用。報導還直指,看似銀行、地產商和購屋者,三方彼此角力但只是皮影戲,真正主導地產的還是背後政府。根據《中國房殤》紀錄顯示,2009年中國新增貸款規模創紀錄達人民幣9.6兆元是前年兩倍。資產公司也撐不住,中國華融大虧188.8億元 中國華融成立於1999年,當時是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促進中國國有銀行改革和脫困而誕生的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截至去(2021)年末,中國華融總資產達人民幣1.56兆,總營收為人民幣930億元,淨利是人民幣19.86億元。房地產拖累,信貸虧損激增 近日中國華融公告表示,確認信貸等虧損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目前在實施應對措施,包含:加速活化風險資產、培養新業務增加營利,和強化涉及房地產項目的風險紓困。
直到一線城市房價登頂,近年北京當局才不得不下重手出爐「三條紅線」政策,逼得中國房市走向窒息。不過目前看來,中國正在失控邊緣,甚至未來將轉化成中國內部經濟的隱憂。
其著名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受到市場波動、總體經濟和房市結構性問題影響,預計上半年將有大幅虧損達到人民幣188.8億元,顯示中國房市正在惡化。《華爾街日報》亦披露中國監管銀行陷入「放貸成癮」的情況,國有銀行一方面想要盈利,另一方面又必須聽命於政府,於是監管單位和信貸過擴張在衝突下,卻意外演變為共犯結構。